你以为,国内供体角膜多得很?
你以为,角膜真的处于“免疫救免"状态,不会排异?
你以为,所有人移植角膜成功率都很高?
你以为,多次角膜移植失败没关系?
你以为,所有人都能通过角膜移植复明?
事实证明,你以为真的只是你以为。
角膜作为眼睛最表浅和最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损伤,从而导致角膜盲。
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角膜病是我国第二大致盲眼病,2010 年谢立信承担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并组织了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参与168673人)的角膜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计我国角膜盲约343万。
单看这两个数字,你可能觉得平平无奇,可如果我告诉你,现在国内每年只能施行8000例角膜移植手术呢?差距感是不是瞬间就来了?角膜材料的短缺和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严重限制了中国复明性角膜移植手术的开展。
更可悲的是,这8000位患者即使是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他们的远期复明效果也不容乐观。角膜移植手术实施方面已不存在技术难点。但是术后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导致手术远期失败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以为角膜移植的过程中,供体角膜一旦成功进入患者的眼睛中,便可以得到长时间的存活机率而不被排斥,其实不然。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角膜具有复杂的免疫体系。很多文献中报道的角膜移植“免疫赦免”不是绝对的,高危患者移植过程中排异率依然存在甚至更高。
实际上,自1905年EdwardZirm成功地进行人类第1例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以来,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一直是导致移植失败的主要并发症。
近20年来,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有关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时至今日,其确切的病理机制以及临床上所面临的许多挑战仍是悬而未决的课题。
可以知道的是,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产生与术前角膜盲的原因有着密切关系,化学伤、爆炸伤联合手术、角膜活动性炎症的角膜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的机率明显增加。这可能与这类患眼角膜新生血管多、眼前段炎症介质增加、术后其它并发症多等因素有关。
另外,多次角膜移植手术失败也是导致排异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多次移植使移植抗原的数量与种类增加、植床的血管化程度加重、眼内正常生理机制进一步破坏,从而使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
以上所有因素或是破坏角膜免疫赦免现象,或是影响前房免疫相关偏离现象,从而增加移植抗原与受体免疫系统的沟通机会,触发一系列免疫反应。
现在知道了吧?角膜移植排异,真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尤其对于高危患者(包括严重眼烧伤(化学烧伤、热烧伤)、多次常规角膜移植手术失败、实质性干眼 、严重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眼部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瘢痕性角结膜疾病等高危角膜移植患者),角膜移植排异更是复明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因此,医生一般不建议这类患者做角膜移植手术。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是唯一的复明希望。此前,由于我国一直缺乏商品化人工角膜产品供临床使用这部分角膜盲几乎成为眼科复明的“绝症”。但现在,米赫人工角膜成功上市,使得他们有了重见光明的机会。米赫人工角膜采用人造材料制成,无需供体角膜,避免排异的产生,为传统角膜移植术禁忌症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屏幕前的您如果有关于米赫人工角膜的疑问,可以拨打我们的官方客服电话:400-111-8801,米赫医疗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