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综合征患者角膜移植术后排异率更高

2022-10-28

角膜的“免疫赦免”状态作为一种机体的进化适应,使角膜组织免于遭受免疫性损害,能够帮助角膜长期维持透明。在没有危险因素刺激的情况下,眼前节的“免疫赦免”状态也为角膜移植术的良好预后提供重要保障。

角膜“免疫赦免”机制是由角膜血管和淋巴管的缺失、成熟抗原提呈细胞的相对缺乏等组成。但如果它们遭到破坏,会导致受体对植片的“免疫赦免”不足以抵消其对植片的排异,患者术后就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也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

11.jpg

自1905年奥地利眼科医生成功实施了第一台人类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更多的角膜盲病人得以重见光明,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同角膜移植排斥斗争的漫长历史。

众所周知,颗粒状角膜变性、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等眼部症状为主的遗传性疾病,极大地影响着患者术后的排斥情况。但与此同时,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很多全身遗传性疾病与角膜移植术后排斥也有相关性,比如我们熟知的唐氏综合征。

22.jpg

唐氏综合征大家应该都了解,是一种具有典型面容,比如眼裂小、眼距宽、眼睛上斜、鼻梁低平、张口伸舌头等等,同时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常染色体遗传疾病,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免疫功能异常、神经退行性病变等表现。

可是,论谁也想不到,他竟然和角膜移植术后排斥有关系?到底怎么回事?接着往下看。

众多研究表明,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圆锥角膜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即便没有圆锥角膜的唐氏综合征患者,角膜结构也普遍较透明且尖而薄,这可能与病人存在VⅠ型胶原蛋白异常和透明质酸过量生产有关。


33.jpg


圆锥角膜


VⅠ型胶原蛋白为构成角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纤维的长径大小及排列方式将影响到角膜的生物力学特征。因此唐氏综合征患者常常会因为角膜浑浊影响视力,而需要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板层角膜角膜移植术,但移植成功率往往偏低。


原因有四方面:


① 唐氏综合征患者普遍存在先天性角膜胶原异常,导致角膜形态欠规则,影响移植物与植床对合;

44.jpg

《我们的蓝调时光》演员患有唐氏症候群

图片来源:tvN

② 部分唐氏综合征患者伴有免疫功能异常,多表现为特应性疾病,这将大大增加移植排斥的风险;

③ 睑缘炎和眼睑畸形是唐氏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眼病,这将影响病人的眼表健康,增加感染风险;

④ 由于唐氏综合征患者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一旦出现眼部症状,不易察觉日难以配合治疗。

所以针对唐氏综合征患者施行角膜移植术,需要在术前改善眼表健康情况,积极治疗睑缘炎及眼睑畸形,避免在特应性疾病急性期进行手术,注意手术方式,术后适当增加随访次数,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发生的排斥反应,降低免疫排斥对植片内皮细胞的不良影响。

角膜疾病为导致病人双眼盲的四大原因之一,角膜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角膜盲的有效手段,而角膜移植排斥则为导致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

遗传性疾病大多是罕见疾病,导致很多医生忽视它们和角膜移植排斥之间的关系。但是忽视不代表不存在,如果想进行角膜移植,但是自己有全身遗传性疾病,要积极进行原发病治疗,此外,积极随访,帮助临床医生及早发现角膜移植术后排斥,以便后续治疗。